中国板材出口前景分析
Release time: 2025-02-27Views: 0

在全球木材加工产业中,胶合板作为重要的人造板材,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近年来,中国板材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备受关注,其出口前景既充满机遇,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
微信截图_20250227150531.png

图片来源:摄图网

从出口数据来看,中国板材在国际市场上成绩斐然。2024 年,我国板材产品出口量为 1318.87万立方米,同比增长22.82%,出口额为52.69亿美元,同比增长9.4% 。2024年1-10月,胶合板出口量达到1077.6 万立方米,同比增长 23%。在传统市场方面,菲律宾作为主要市场,出口量815千立方米,增长3%,虽然增幅不大,但稳定的增长态势表明其对中国板材需求的持续与稳固。新兴市场如越南出口量增长73% 至 45千立方米,阿联酋增长36%达615千立方米,这些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,为中国板材产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。在欧美及其他市场,英国、沙特阿拉伯、澳大利亚、墨西哥等市场分别增长 14%、42%、21%、12%,显示出中国板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。尽管在部分市场如日本、尼日利亚出口量有所下降,分别下降 3%、11%,但整体上中国板材出口增长显著,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与多元化布局的成效。

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,建筑、家具制造等行业对胶合板的需求持续增长。在新兴经济体,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,这无疑为板材的出口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。例如,东南亚、非洲等地区的许多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,对胶合板等建筑材料的需求旺盛。中国板材凭借其相对合理的价格和稳定的质量,在这些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。

此外,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,对板材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标准和木材来源合法性要求也日益严格。这就要求中国板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,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,还要确保原材料的可持续供应和生产过程的环保合规。

从国内产业情况看,2024 年底,全国保有板材类产品生产企业 6020 余家,总生产能力约 2.21 亿立方米 / 年,在 2023 年底基础上增长 7.8%,产业呈现企业数量减少、总生产能力增长、企业平均生产能力持续增长态势。现阶段,中国胶合板产业总体呈现供给能力大于消费需求的局面,这也促使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出口市场的竞争加剧。

展望未来,中国板材出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,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,加强品牌建设,提高产品附加值,摆脱低价竞争的困境。同时,积极开拓新兴市场,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,分散贸易风险。政府也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谈判与沟通,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,支持企业应对贸易摩擦。

Previous
Next